11月28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对我校思想教育成果作了报道。该文被党建网、中国校长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报道全文如下:
站稳守好 “十个起来”打造思政工作新样板
——浙江科技学院思想教育成果纪实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引领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思想引领、价值导向,不断加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阵地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凝练和践行“十个起来”理念路径,立德树人效果显著,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了新样板。
党的领导“强”起来,核心价值“立”起来。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好制度还得硬落实,浙江科技学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影响力和主导力。学校党委狠抓校院两级干部的理论学习,2015—2016学年,学校党政班子听课、教学巡查及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达200人次;同时,学校党委主动适应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的新形势新要求,突出二级学院育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二级党组织的“公转”和“自转”能力,牢固树立全院师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学校党委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内涵,立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把知、信、行、成的理念渗透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高翔说:“学生的未来即学校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要牢牢把握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思政理论课、校园网络等主要育人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不断探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路径,积极引导一切力量,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和认知系统。学校与浙江日报联合组织开展“新青年价值观”研讨活动,将思政工作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产生积极社会影响;2015年,学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共同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研讨会,2016年7月1日,学校获批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和培育基地,始终使这项工作保持强势推进的势头。
工作格局“大”起来,思政队伍“专”起来。
“思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必须有大视域、大格局,将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渠道整合协同起来,形成合力效应,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加敏介绍说,学校对外积极加强同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优质生源基地,开展困难学生家访、探索建立二级学院家委会等,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机制;对内不断强化各部门之间、辅导员和班导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互动,实施书院制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育人的思政工作大格局。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逐层负责、条线配合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机制,协力使思政工作做到全方位融入。
在思政队伍建设上,学校党委按照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会教育、懂管理、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高标准选人用人,强化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实干意识,不断提高思政队伍职业素养,打造出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高校宣传思想人才队伍。学校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外引内培,进一步充实队伍数量,提高质量;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加强班主任及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积极邀请离退休老同志、党代会代表、政府部门领导、新闻发言人、企业高管等作为高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多举措加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理想信念“定”起来,教育方式“活”起来。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浙江科技学院通过不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信念教育、社会主义信心教育和对共产党的信任教育,不断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宣传,引导全校师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浙江科技学院党委牢固树立对象意识,从青年的成长规律入手,深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灵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宣讲、黄浦江源大讲堂、和山青年论坛等专题报告,持续深入开展好“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大学生年度人物”“五四和山毅行”“相约星期二”等主题教育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喜爱。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感动校园人物等一批先进人物。此外,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学校领导还亲自上讲台作形势政策报告,改变呆板的程序性过程,通过互动给学生以切实的鼓励。
宣传阵地“牢”起来,宣传渠道“固”起来。
学校党委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坚决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放松,不断强化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在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构建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宣传工作新格局。近年来,学校多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进一步建设好校报、广播、电视等,加强学校新闻网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对各种宣传载体科学定位,形成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各有侧重、整体呼应、立体宣传”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规范宣传刊物管理。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抓好课堂讲坛这个主渠道,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有规矩”,探索课堂微思政建设。学校全面落实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拓展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同时,学校还通过研讨会、读书会、青马社、中研会等渠道,把握时、度、效,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创新手段和话语,以好创意、好策划、好做法,让主旋律入脑入心,使正能量不断扩大。
文化校园“靓”起来,网络空间“清”起来。
谈及校园文化建设,周加敏用了一个更具景深意义的词——文化校园,他说:“文化校园和校园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颠倒词序,这是教育内涵的一种回归,文化源于教育,也融于教育。校园是文化的本体,文化校园强调的是营造一个有机的没有被分割的教育环境,更具实践性。扮靓文化校园,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师生的思想品格、提升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浙江科技学院以“真山真水”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绿色校园行动计划,打造文化校园“一带一路”、建设中德科技与文化合作基地、抓二级学院“一院一品”文化建设,突出山水浙科,让每一棵树都是作品,让每一个细节都有文化味,让每一个特定空间都成为育人的载体,于润物无声中传播大学精神、大学理念,以文“化”人。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领域、师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平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互联网+”给思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积极打造校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成立校园新媒体联盟,创作传播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建设一支500余人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开展网络和新媒体专项整治,清朗网络生态空间。
“‘十个起来’是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思政工作纲领,也是我校多年来思政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四种意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导向、价值取向和工作指向,为中国制造2025输送卓越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龚建立说。
金秋十月,我们刚刚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不仅要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大批能够坚决贯彻执行这条路线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是责任重大。虽然新长征之路仍漫长而坎坷,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的意志坚定,只要我们的目标明确,必然会越走越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必将会实现。
部分媒体报道链接:
党建网:http://www.dangjian.cn/djw2016sy/djw2016gddj/201611/t20161128_3910782.shtml
中国校长网:http://www.zgxzw.com/mxxl/html/221466.html
浙江省教育厅:http://www.zjedu.gov.cn/news/14804673598927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