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届亚运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闭幕已1月有余,对于参与赛事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而言,“亚运”“亚残”不仅是时间、地点和种种细枝末节,更是一种状态意味着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紧密联合、不舍昼夜。
2023年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我们回访了部分参与亚运、亚残服务的高校师生,听他们讲述“弄潮儿”踏浪而来、凯歌而去后那些离开的,留下的——
……
哈尔滨人尹大利打小就亲近滑冰运动。2003年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南下杭州,成了浙江科技学院的网球老师。他一直惦记着滑行的畅快,2007年,终于在校内开设了轮滑课,“别看现在开轮滑课的高校不少,当时我们可是全省高校第一家。”他不无自豪地说。
教学之余也没闲着,他一直在裁判等级认证这条路上较劲。轮滑裁判员可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国际级。到了2009年,最高级别的“国际级裁判员”认证顺利拿下,他数了数,国内轮滑领域历年来只有9个人通过认证。
在杭州亚运会之前,尹大利已经执裁过不少大型赛事的轮滑项目:两届亚运会、第14届全运会、多届世锦赛、亚锦标赛……不过得知自己成了杭州亚运会轮滑项目裁判长,他还是“压力山大”:“32个国家级裁判、10个国际级裁判,大家都要听你统一安排,一点差错都逃不过大家的火眼金睛。所以比赛规则一定要牢记于心,严格执行竞赛规程,不徇私情,秉公执法,给运动员创造公平的竞赛环境。”
还好,执裁的项目没有发生争议,尹大利又一次不辱使命。“虽然速度轮滑争分夺秒,有些情况下大家认为难分伯仲,但在现代科技之下,分毫差距都能被裁判识别。”尹大利说起男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决赛那场比赛,韩国队在最后一棒时提前振臂欢呼,结果被中国台北队极限反超,以0.01秒的劣势输掉比赛,“裁判员中也有来自韩国的,大家一起看回放,这0.01秒的差距在镜头下毫无争议。”
除严格、公正执裁之外,作为东道主,尹大利还想让国际友人感受杭州的人文温度,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想要传达美感时实在难以做到“信达雅”:“总不能给别人介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翻译成 ‘Welcome to Hangzhou’ 吧?”于是,从2019年接到执裁任务后,尹大利就一直恶补英语。亚运期间,他已能用较流利的英语给国际友人介绍浙江的地理、历史、名胜、美食等。
“轮滑是一项学无止境的运动,技术标准更迭很快,比如场地规模、跑道宽度和坡度都会有调整。作为裁判长,还要练习人员组织调度、沟通协调等能力,总之要一直学、一直练。”亚运结束后,尹大利又投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大型赛事的执裁工作中:“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们,人生像轮滑一样,一直滑才能保持平稳、跑得更远。”
……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UQwfLMJQrVuBH7uGxAj5Q